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 轉發市安委辦關于落實國務院安委會建筑施工安全督查意見切實加強建設領域預防施工起重機械腳手架等坍塌事故各項工作的通知 各區縣(自治縣)城鄉建委,兩江新區、北部新區、經開區、高新區、萬盛經開區、雙橋經開區建設局,有關單位: 現將《重慶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于落實國務院安委會建筑施工安全督查意見切實加強建設領域預防施工起重機械腳手架等坍塌事故各項工作的通知》(渝安辦〔2013〕113號)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同時,結合我委印發的《轉發市安辦關于落實國務院安委會督查意見深化安全大檢查工作的通知》(渝建〔2013〕454號)要求,認真落實國務院安委會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督查意見,深入開展安全大檢查活動和建筑起重機械、腳手架等專項整治工作,及時消除施工現場安全隱患,有效防范和遏制建筑起重機械、腳手架等各類安全事故,促進全市建筑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附件:《重慶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于落實國務院安委會建筑施工安全督查意見切實加強建設領域預防施工起重機械腳手架等坍塌事故各項工作的通知》(渝安辦〔2013〕113號) 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 2013年9月29日 重慶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文件 (渝安辦〔2013〕113號) 重慶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于 落實國務院安委會建筑施工安全督查意見 切實加強建設領域預防施工起重機械 腳手架等坍塌事故各項工作的通知 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城鄉建委、市市政委、市交委、市水利局、市質監局、市園林局、華中電監局重慶辦事處、成鐵重慶辦事處,有關單位: 9月9日至10日,國務院安委會建筑施工安全專項督查組對我市工程建設領域預防施工起重機械、腳手架等坍塌事故專項整治工作情況進行了檢查督查。督查結束后,督查組及時反饋了督查意見,在充分肯定我市建設施工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成績的同時,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提出了工作建議意見。為認真落實國務院安委會建筑施工督查意見,切實加強建設領域預防施工起重機械、腳手架等坍塌事故各項工作,推進建設施工領域安全生產“兩防”專項整治行動深入開展,現就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清醒認識當前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嚴峻形勢,增強做好建設施工領域安全生產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一)我市建設施工領域安全生產形勢十分嚴峻。近年以來,我市建設施工領域的事故死亡人數一直位居全國前列,形勢不容樂觀。今年以來,盡管我市建設施工領域的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有較小幅度的下降,但總量仍位居全國前列,發生4起較大事故,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二)施工作業現場安全措施不落實,隱患突出。國務院安委會專項督查組明確指出我市建筑施工行業安全生產工作存在五個方面問題: 1.專項整治工作方面。施工現場“兩防”專項行動開展不平衡,特別是在貫徹落實預防建筑施工起重機械、腳手架等坍塌事故專項整治方面重點不夠突出,成效還不夠明顯;行業監管執法不嚴不細,部分項目以安全生產大檢查或日常檢查代替專項整治,個別項目未明確專項整治工作機構,未嚴格進行隱患排查登記和整改閉環管理。 2.安全管理方面。新進工人三級安全教育培訓不實,有的流于形式,部分管理人員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模板支撐體系、腳手架搭設方案針對性不強,且施工現場存在不按方案搭設的現象;塔吊等施工起重機械安裝、拆卸方案和防止相互碰撞安全技術方案(群塔作業方案)未結合工地特點制定,與說明書相同,針對性不強;個別項目特種作業人員和安全管理人員證件過期,未及時辦理;起重機械、腳手架安拆作業應急預案沒有針對性,不能安全指導作業;有的施工現場腳手架鋼管材質不符合規范要求,施工現場的起重機械管理不一致,缺乏統一的標準管理模式。 3.腳手架、模板支撐體系管理方面。個別腳手架安全網固定不規范,施工現場腳手架、模板支撐體系立桿間距過大,施工現場腳手架、模板支撐體系下部無墊板,施工現場腳手架、模板支撐體系剪刀撐不到位,個別項目現場滿堂支撐架上部自由端長度超過規范要求,腳手架等驗收時驗收結果沒有量化,有的數據不符合要求;施工現場卸料平臺普遍存在防護不到位,端頭無防護,有的違規將承重繩與保險繩系在一個掛鉤上,平臺限重不明確。 4.施工起重機械管理方面。部分塔吊基礎、安裝、附著頂升驗收項目不具體、不全面,驗收程序不符合規范要求,技術負責人審核把關不嚴不認真;現場對起重機械日常檢查流于形式,對存在的問題和隱患不能及時發現;部分塔式起重機電纜固定不符合規范要求,現場使用的吊索具不符合規范要求,缺少安全保護裝置,維護、保養、檢查工作不落實;個別塔式起重機標準節螺栓松動,個別塔式起重機無垂直度測量數據,部分塔式起重機基礎積水嚴重,部分塔式起重機頂部障礙燈缺失。 5.其他方面。個別作業面上的馬道支搭不規范,有的僅一個上下通道;現場作業人員個人防護不到位,安全帽佩戴不符合要求,樓層孔洞、電梯井道無防護或防護不到位;配電箱無門,開關無防護罩造成帶電體外露,個別因漏電保護器失靈,直接用電線連上,開關箱沒有標識,據設備距離太遠;乙炔和氧氣瓶沒有防護圈、安全帽,放置距離不符合規范要求。 各地區、各部門和各單位一定要高度重視和清醒認識當前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嚴峻形勢,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進一步研究細化對策措施,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全面深化建設施工領域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大執法、大督查行動,打好“兩防”專項整治“攻堅戰”,徹底扭轉建設施工領域安全生產形勢的被動局面。 二、強化工作措施,推進建設施工領域“兩防”專項整治行動縱深開展。 (一)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組織保障。為強化建設施工領域安全生產“兩防”工作措施,突出預防施工起重機械、腳手架等坍塌事故專項整治,認真落實國務院安委會專項督查組工作意見,市政府安委會決定成立“兩防”及工程建設領域預防施工起重機械、腳手架等坍塌事故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以下簡稱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由市政府安委會副主任、市安監局局長冉進紅任組長,市城鄉建委、市交委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市市政委、市水利局、市質監局、市園林局、華中電監局重慶辦事處、成鐵重慶辦事處等單位分管領導為成員,負責專項行動的組織統籌、指導協調、監督檢查等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市政府安委會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 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級行業監管部門要成立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組織領導,切實履行屬地管理和行業監管職責。 (二)進一步突出工作重點,完善工作方案。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國務院安委會專項督查意見和本地區、本行業(領域)實際,在認真總結前階段專項整治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查漏補缺、舉一反三。要突出工作重點,找準薄弱環節,研究對策措施,完善整治方案。始終將高處墜落事故預防作為重點,在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中,將防范施工起重機械、架橋機、模板支撐體系、腳手架坍塌等事故作為突破口,推進建設施工領域安全生產“兩防”專項整治行動深入開展。 (三)進一步強化執法檢查,全面整治隱患。全市建設施工領域專項整治督查檢查工作要嚴格落實“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總體要求。在企業自查、區縣和鄉鎮政府普查、行業部門專項檢查和市政府綜合督查中,要對照國務院安委會專項督查組提出的問題和隱患,在施工現場逐一對照排查,并舉一反三,全面整改落實。要將防范高處墜落和起重機械、架橋機、腳手架、模板支撐體系等存在的安全隱患和違規作業行為列為檢查重點,督促建設單位加大安全投入,督促施工企業、監理單位認真履行施工現場管理職責。對施工現場存在的重大安全隱患和違法違規行為,監管部門必須依法及時地查處。對于隱患突出并不能及時整改的施工項目,要依法責令停工整改。 (四)舉一反三,加強薄弱環節工作管理。今年以來,全市發生在建設施工領域4起較大事故中,3起為農村房屋建筑事故,反映出村鎮建設工程安全管理薄弱。各地區和各有關部門務必高度重視,全面加強村鎮建設工程安全監管和工作指導,要按照《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明確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決定》(渝府發〔2009〕80號)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加強村鎮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見》(建質〔2004〕216號)等相關要求,落實鄉鎮政府“屬地管理”和行業部門的監督指導責任,加強對建制鎮、集鎮規劃區內所有公共建筑工程、居民(包括農民)自建,以及其它所有村鎮建設等相關限額以上或以下建筑工程的監督管理或技術指導服務工作,提高村鎮工程質量安全水平,遏制村鎮工程建設事故高發勢頭。 (五)加強過程監管,保障全年建設施工領域安全生產目標任務圓滿完成。按照國務院安委會關于深化工程建設領域預防施工起重機械、腳手架等坍塌事故專項整治和全市建設施工領域安全生產“兩防”專項行動的要求,各級政府安委會辦公室要強化對建設施工領域安全生產工作的監督、指導、協調,加強過程監管和目標的過程考核,督促各地區和各部門嚴格落實監管責任,依法履行法定監管職責。要對今年以來發生的建設施工事故進行逐一清理,事故調查處理必須嚴格執行“四不放過”原則,對于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重大工程安全事故罪的責任人,一律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對于監管不力,失職、瀆職造成事故的責任人,要嚴肅追責、問責。對工作推進不力、事故頻發的地區和行業部門,嚴格實施通報制度和督辦約談制度。同時,各級政府要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目標考核制度,對于超控制指標的地區和部門,堅決予以“一票否決”,以嚴格的紀律和執行力,確保全年建設施工領域安全生產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請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級行業監管部門和有關單位按照本通知要求認真開展工作,并于9月30日前將相關工作開展情況報市政府安委會辦公室(聯系人:程波,電話:67509515,傳真:67510195,郵箱:xtc401147@163.com),市政府安委會辦公室匯總后,及時上報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和市人民政府。 重慶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 2013年9月22日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重慶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2013年9月22日印發 附件下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