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轉發市城鄉建委關于加快推進建筑產業 現代化意見的通知 渝府辦發〔2014〕176號 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市城鄉建委《關于加快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的意見》已經市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4年12月30日 關于加快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的意見 市城鄉建委 建筑產業現代化是指采用現代工業化生產方式替代現場現澆作業方式建造建筑產品,通過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提高工程質量,推進綠色施工,實現節能減排,改善人居環境,是建筑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趨勢。為加快推進我市建筑產業現代化,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新型城鎮化“三化”的深度融合,提升發展質量,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基本原則 ――統籌規劃。制定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規劃,明確發展目標,建立標準體系、技術體系、政策體系和監管體系,完善產業配套,建立多部門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 ――市場主導。整合市場資源,理順產業關系,增大市場供應,激發市場需求,引導行業各方踴躍參與,促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的持續健康發展。 ――循序漸進。根據建筑產業現代化技術難易程度、建筑類型、成本因素,結合實際情況,分階段、分步驟推進,逐步提高預制裝配水平。 ――示范引領。在保障性住房、新建政府投資工程和城市道橋、軌道交通等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率先采用建筑產業現代化方式建造,推進商品建筑開展工程試點,逐步形成適應我市特點的裝配式建筑技術體系和建設監管體系。 二、發展目標 到2017年,全市新開工的保障性住房必須采用裝配式施工技術;建筑產業現代化試點項目預制裝配率達到15%以上;城市道橋、軌道交通等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優先采用建筑產業現代化技術和產品;形成建筑產業現代化技術體系、標準體系、政策體系和工程項目監管體系;建成4―5個國家建筑產業現代化基地,培育5―6家部品構件龍頭骨干企業。到2020年,全市新開工建筑預制裝配率達到20%以上;城市道橋、軌道交通等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廣泛采用建筑產業現代化技術和產品;建立建筑產業現代化技術研發和建筑部品構件生產的產業集群。 三、重點工作 (一)加快標準體系建設。 編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設計、構件生產、裝配施工和檢查驗收等系列地方標準,編制輕鋼結構和鋼結構建筑建設技術規程;編制構件及節點連接系列標準設計。推進建筑設計標準化,編制并推廣住宅戶型、廚衛、樓梯陽臺、收納空間、人行天橋、地下通道、檢查井等標準圖集,實現建筑與部品模數的協調。建立裝配式結構工程定額體系。 (二)開展工程試點。 率先在保障性住房項目、城市道橋及軌道交通等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和其他政府投資項目中開展建筑產業現代化工程試點,鼓勵商品住宅項目進行建筑產業現代化試點。推廣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技術體系,鼓勵標準化和通用化的建筑部品、構配件、設施設備、整體廚衛等工程應用,引導開發企業在設計理念、技術集成、居住形態、建造方式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實現根本性轉變。結合工程試點,推廣運用信息化技術,創新產業化施工組織方式,建立預制構件生產和項目監管機制和項目招投標模式。建立建筑產業現代化專家委員會,加強技術指導和服務。在工程試點中總結形成建筑產業現代化管理體系。 (三)強化產業配套。 積極培育預制裝配式建筑構件生產企業和鋼筋加工配送等建筑產業化部品構件倉儲、加工、配送一體化服務企業,支持發展現代化鋼筋加工配送中心,引導商品混凝土生產企業、傳統建材企業向預制構件和建筑部品構件生產轉型,重點扶持一批規模合理、創新能力強、機械化和裝配化水平高的部品構件生產和建筑施工企業,培育建筑產業現代化基地和產業集團。以輕質隔墻板、外墻板、預制樓梯、陽臺、整體廚衛、人行天橋、地下通道、檢查井、盾構片等部品為重點,提高我市建筑部品構件生產能力。整合產業鏈條,鼓勵開發、設計、部品構件生產、施工、裝飾、物流等企業和科研單位組成產業化聯盟,實現建筑產業配套服務集約化。研究建筑產業現代化園區政策,引導建筑產業現代化和相關配套企業入駐,培育高效、節能、環保的產業集群。 (四)加強技術創新。 增加建筑產業現代化的科研投入,培育2―3家建筑產業現代化研究機構,扶持企業建立3―4個建筑產業現代化工程中心。優先支持建筑產業現代化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攻關,重點圍繞建筑產業現代化技術的推廣應用開展標準化設計、部品構件生產、裝配施工工藝等技術研究,形成建筑產業現代化技術應用成套體系。鼓勵建筑產業現代化項目參與評獎評優。 (五)推進成品住宅建設。 引導成品住宅消費理念,積極培育成品住宅市場。倡導一體化設計、一體化施工的工業化裝修方式。加快推進商品房成品住宅建設,逐步提高成品住宅供應比例。成品住宅開發項目應納入設計和施工監管,按照簡潔適用、節能環保、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的原則,使裝修與房屋主體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編制適用戶型裝修標準圖集。優先推廣符合國家和我市節能、環保標準和產業發展方向的材料及部品,確保裝修質量,避免二次裝修、二次污染。 (六)加快綠色市政建設。 強化綠色市政建設理念,在現有市政工程提檔升級的過程中減少市政工程施工對市民生活、現有交通及城市環境的影響。提高建設工程質量安全水平,降低施工中廢水、廢氣、廢料、噪音的排放及社會總體成本,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市政新模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策引導力度。 1.財政補助。市財政設立專項資金,對建筑產業現代化房屋建筑試點項目每立方米混凝土構件補助350元,用于補貼深化設計、生產、運輸、吊裝等環節產生的增量成本。財政補助資金實行項目申報審批制度。建筑產業現代化市政基礎設施及其他類型建筑產業現代化試點項目補助標準另行制定。 2.稅收優惠。節能環保材料預制裝配式建筑構件生產企業和鋼筋加工配送等建筑產業化部品構件倉儲、加工、配送一體化服務企業,符合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條件的,依法減按15%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3.技改扶持。市工業和信息化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建筑裝備制造和建材產品部品部件化制造的技改項目。支持建筑產業現代化項目的預制構件和部品構件生產企業進入市級特色工業園區,享受園區優惠政策;鼓勵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符合條件的可享受相關科技創新扶持政策。 4.投標加分。對建筑產業現代化項目的建設、設計、施工和監理等企業在誠信評價中予以加分。對保障性住房和預制裝配率達到15%的城市道橋、軌道交通等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建筑產業現代化試點項目,可以采用邀請招標方式進行招標。 5.交通支持。公安、市政和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對運輸超大、超寬的預制混凝土構件、鋼結構構件、鋼筋加工制品等的運載車輛,在物流運輸、交通暢通方面給予支持。 (二)創新項目監管制度。 1.強化建筑產業現代化項目建設過程監管。落實各參與主體的責任,切實保障工程質量和安全。推行建筑產業現代化工程設計、施工、構件生產一體化總承包模式。建筑產業現代化項目施工圖設計應包括結構拆分設計及節點連接部位詳細構造,構件制作詳圖應經施工圖設計單位審核。進一步加強全市文明工地管理,提高施工現場節能減排和環保控制要求。 2.創新建筑部品構件生產及應用監管模式。建筑工程質量監督部門應對預制構件生產實施質量監督管理,并定期進行質量監督檢查。監理單位應對預制構件生產實行駐廠監理。混凝土構件在材料管理、生產管理、工廠監造、備案管理等方面有可查實的質量控制文件和質量證明文件的,可以免除結構構件性能進場檢測。強化預制構配件生產企業的技術準入,對結構性部品開展技術認定。 (三)加強人才培養和輿論宣傳。 1.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對開發、設計、施工、監理、部品構件生產等企業和單位的相關人員開展建筑產業現代化專項培訓,培養造就與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相適應的管理、技術和產業工人隊伍。 2.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建筑產業現代化在社會中的認同度,引導全社會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鼓勵居民購買產業化成品住宅,為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和發展環境。 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是落實本行政區域建筑產業現代化工作的責任主體。2015年起,在每年建設用地出讓中,落實一定比例用地,并落實一定比例的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項目,采用建筑產業現代化技術。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和有關單位要充分認識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的重要意義,緊緊把握“三化”融合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歷史機遇,把建筑產業現代化擺到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強有力的措施積極推進。 抄送:市委辦公廳,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市政協辦公廳,市高法院,市檢察院,重慶警備區。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4年12月31日印發